551 shaares
1 lien privé
1 lien privé
這篇文章取材於1960至1980年代的一個中國家庭的通信 往來。這一家庭通信的主角是陸慶生和江貞媛夫婦—兩位都是北京 冶金工業部的幹部--以及他們住在外省的家人。文章通過研究物品 和家務勞動的流動,以及每個人在互助系統中的角色,分析了物質 匱乏時期跨地域語境下的家庭團結。主人公之間交換的信件不僅是 為了交流日常生活的資訊或維繫年輕夫婦之間的愛情關係,更是為 了鞏固核心家庭以及大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結和承諾。因此,文章的 第一部分著重於展示核心家庭內部的衣服和信件流動,考察了家庭 經濟是如何在夫妻的物質需求、道德義務和情感關係之間組織起來 的。第二部分則將分析擴展到大家庭的尺度,通過展示多個家庭成 員之間的金錢和家務勞動的流動,提出了“家裡”這一概念,並使 之與若干家庭經濟學的概念對話。“家裡”作為一個從這一家庭通 信中提取出的本土概念,很好地闡釋了彈性親屬關係的動態特徵。 家庭的定義,特別是家庭的邊界如何根據不同事件而擴大、縮小或 重置,是這篇文章的主要思考問題。